當青青秧苗遇上粼粼溪水,當農耕文明碰撞漁耕智慧——近日,寧陜縣城關初級中學30名學生在漁灣逸谷田園綜合體基地,用半天時間沉浸式體驗“插秧勞作”與“塘中捕魚”雙重樂趣,在汗水中感受鄉土文化,在協作中讀懂自然饋贈!
農耕初體驗:插秧田里的歡樂與汗水
清晨8:30,同學們穿著輕便的運動裝,帶著筆記本和好奇心,向著漁灣逸谷出發啦!抵達基地后,最期待的插秧環節正式開啟——卷起褲腳、光著腳丫踩進松軟的稻田,在農戶伯伯的指導下,學習“分秧苗、穩扎根、保間距”的技巧。“原來插秧要彎腰這么久,農民伯伯太辛苦了!”七年級四班楊明月同學直起腰時感慨道。盡管泥漿沾滿褲腿,汗水濕透衣領,但當一排排嫩綠的秧苗在水田里整齊排列,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成就感,真切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捕魚初體驗:水塘里的速度與協作
告別稻田,同學們轉戰魚塘,迎來捕魚大挑戰!眼前的水面泛著渾濁的光,塘邊的泥灘踩上去“咕唧”作響。老師提醒道:“魚塘的泥水藏著寶貝,但走路要像鴨子一樣左右搖擺,不然會摔成‘泥人’!”同學們弓著背,在渾濁的水中摸索。突然,張浩宇的漁網猛地一頓:“有東西!”泥漿飛濺中,一條灰撲撲的鯽魚被兜出水面,身上還掛著水草和泥塊。魚鰓上沾著泥漿,尾巴拍打時濺起細密的泥點。在魚塘中,同學們用親身實踐理解了“稻魚共生”可持續生態養殖對農業生產的積極作用。
活動期間,學生還參觀了漁灣村農耕文化展區,通過老農具、歷史照片等資料,了解傳統農業向現代生態農業的轉型歷程,直觀感受鄉村振興戰略下家鄉的發展變遷。
據悉,該校將持續推進“研學實踐”系列研學活動,通過勞動實踐與自然教育結合,引導學生樹立熱愛家鄉、保護生態的責任意識,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少年提供實踐平臺。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21 / 09月
02 / 01月
06 / 11月
24 / 10月
03 / 07月
09 / 12月
24 / 05月
18 / 09月
25 / 05月
18 / 05月
08 / 06月
01 / 06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