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與熱
蔣儀潔
一天傍晚,我想著除去白天的燥熱,找一個清靜的地方消消暑、納納涼,于是慢步于荷塘邊,可神思早已被那田田的荷葉與亭亭玉立的荷花所吸引,索性蹲在青石邊盡情欣賞一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的荷花。
微風(fēng)吹過,如蒲扇般的荷葉隨水波輕輕擺動,愜意地浮游于水面。荷葉上雖然看不到覓食的青蛙,但不知名的昆蟲和翩翩起舞的彩蝶隨處可見。荷葉看似毫無規(guī)律地排列于水面,可是依然那么寧靜、自然、恬淡,小魚兒蹦跳著回游于荷葉之間,輕吐幾個氣泡,慢慢地游向遠方。
荷花隨風(fēng)搖弋,清香溢滿荷塘,有的含苞綻放,有的羞澀地打著朵兒,有的才露尖尖角,偶有蜻蜓立上頭。
湖邊的游人駐足而立,不停地變換著角度拍照,想以相機留住曼妙時光,有的把魚食小心翼翼地撒向荷塘,一群五顏六色歡快的魚兒蜂擁而至,幾只小魚急切地跳出水面。夕陽悄悄地把荷塘渲染成荷花的顏色,荷花的粉紅色映照著霞光,一道涂抹了半邊天空。
“媽媽,我想用熱水澆澆荷花”。沉浸于夢幻般柔美荷塘景色的我,被這甜甜的聲音給拽回到現(xiàn)實中來。只見一個小女孩天真地望著媽媽。“好孩子,不能用熱水澆花,我們要愛護鮮花,用熱水澆花,花會熱死的,要用冷水澆花”。小女孩的媽媽非常認真地教導(dǎo)著小女孩。小女孩又稚嫩地問道:“那用熱水澆花花會熱死,用冷水澆花花會冷死的呀”。
聽著這對母女絕妙的對話,我忍俊不禁,但細細品味,是母親的話對,還是孩子的話對呢?到底該用冷水澆花,還是該用熱水澆花呢?也許她們的話全對,也許她們的話全錯!
水瘦山寒,天冷時,荷花會凋謝,荷葉會枯萎;春暖花開,天熱時,荷葉會吐綠,荷花會盛開。
再仔細想一想,冷與熱其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用冷水澆花或用熱水澆花,關(guān)鍵是要把握好度,否則過猶不及。駱駝是可以背稻草的,但壓死駱駝的是最后添加的一根稻草!有句名言“真理再往前走一小步,就變成謬誤”,說的也是類似的道理。
那么荷花到底是需要熱水的溫度,還是需要冷水的溫度呢?我想“荷花需要荷塘的溫度,需要自然的溫度”。
這也不由讓我想起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情。我們大多時候總依靠感性判斷,非此即彼,非冷即熱!比如單位的同事,不是好人即是壞人,不是朋友便是敵人。比如我們夸獎孩子要么是“你太聰明了,你是天才,我的寶貝。”要么就是“你笨死了,這么簡單都不會”,這都是給的冷熱過了火。
我們總是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愿深入研究客觀事物及其內(nèi)在規(guī)律,習(xí)慣于靠經(jīng)驗,憑主觀判斷是非對錯。很多孩子在家長的捧擊中無所適從,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信而偏離正確方向。每個孩子如同一部好車,如果方向不對,那么家長油門踩的越大,車子偏離的速度越快,距離目標也會越遠。
這就需要我們尊重孩子、尊重個性、尊重差異,冷熱適度、張弛有度,切莫干預(yù)過度。荷花如此,人亦如此!
荷花知冷熱,大樹戀故土。我們想想看,挖大樹進城是否與給荷花澆冷熱水有異曲同工之處?有些地方想一夜成林,抑或要打造政績林、功德林,大肆采挖珍貴大樹進城。這樣,一方面造成原生地水土流失,破壞長期形成的固有的穩(wěn)定生物群落,撕裂了鄉(xiāng)村生態(tài)文化記憶。而且樹木遠離故土,削枝剪冠、水土不服、營養(yǎng)不良,最終拄拐杖、打吊瓶,成為老頭樹或病態(tài)樹,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都大打折扣。
荷花的枯如同大樹的病,都是我們給的“太冷”或“太熱”。荷花向往那片荷塘,大樹向往那道山梁。我們只有懂得它們的冷與熱,懂得尊重生命,順應(yīng)自然,才能讓荷花紅滿塘,讓大樹綠滿坡!
本網(wǎng)原創(chuàng),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wǎng)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chuàng)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