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兒童粉筆畫展,小朋友們現場完成“航天夢”粉筆組畫。 富田 攝
今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兒童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已有超六成14歲兒童每天上網30分鐘,上網娛樂網游等為主,大部分14歲兒童上網技能甚至超過了父母,導致父母和兒童間出現明顯數字鴻溝。專家認為,為孩子設立規則,有效的溝通是抹平數字代溝的有效途徑。
中國兒童觸網情況如何?
——29%學齡前兒童每天上網超30分鐘
根據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青少年網民(19歲以下)近1.7億,約占全國網民的22.5%。
這部分網民大部分為“互聯網時代原住民”——既指00后和10后,從小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使用智能手機、平臺電腦、社交媒體、網游和直播的一代。
1月11日,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顯示,平均有超過29.1%的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使用網絡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網絡使用時間逐漸增加,到了14歲,已有60.8%的兒童網絡使用時間超過30分鐘。
兒童上網情況。來自《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兒童上網情況。來自《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
兒童上網主要做什么?
——娛樂為主,14歲兒童研究網絡游戲達到60%
上述報告調查顯示,娛樂是兒童使用網絡的主要目的。除了娛樂,低齡兒童也開始嘗試網上社交、發布信息、網絡消費。8.5% 的7歲兒童進行過網購;16.7% 的7歲兒童在網上發布圖片、視頻或文字;甚至有4.1% 的7歲兒童表示開始擁有自己的粉絲。
到14歲,兒童每天上網時間超過30分鐘的達到60.8%,研究網絡游戲的達到60%,有網購行為的達到57.5%;主動加網友的達到68.9%;在網上發布內容的達到69.7%。社交媒體的使用率很高,QQ達到84.7%,微信達到59.9%。擁有粉絲33.3%,網上追星,和偶像明星網上交流的達到26.0%。
例如,14歲兒童在生活或學習上遇到問題時,上網搜答案的占比達19.4%,找爸媽的為15.9%,找老師的為13.2%。
兒童與父母間的數字鴻溝。來自《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兒童與父母間的數字鴻溝。來自《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
兒童數字化技能超過父母?
——逾四成14歲小孩認為比父母懂得多
目前,14歲兒童的數字化技能超過40歲父母。報告指出,超過六成的14歲兒童的父母表示孩子懂得更多的上網技能,43.6%的14歲兒童也表示自己懂得多。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表示,兒童的數字化技能超過父母,加上父母與孩子在數字媒介方面的態度不同和觀念差異,親子溝通難度增加,進一步加深了數字代溝現象。
張海波說,數字代溝惡化了親子關系,既不利于兒童充分利用數字機遇獲得更大的發展,又加劇了兒童在線風險,使之受到更多傷害。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11日在騰訊下午茶活動上演講。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11日在騰訊下午茶活動上演講。
如何防止小孩沉迷?遠離網絡侵害?
——設立規則,有效溝通
“溝通是抹平數字代溝的有效途徑。”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寫給家長的游戲指南》認為,解決孩子沉迷游戲的問題也是一樣,完全卡死的管控方式會讓家長失去孩子的信任與認可,一旦失去就很難重新建立,溝通才是硬道理。父母必須為孩子設立規則,與孩子暢快而有效地溝通。
張海波建議,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上網行為,只有了解孩子上網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問題,才能及時引導教育;要及早培養孩子的網絡安全意識,了解相關知識和法規,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辨別力,通過約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網行為的規則,讓孩子養成健康文明的上網習慣。
他認為,家長還需要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調整自己教育方式,對低年齡(10歲以下)及早建立習慣和規則 ,對高年齡段的孩子,要主動溝通、交流;同時,加強自身的學習,跟上科技發展的最新腳步,及時了解潮流文化。(完)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