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5日,長安大學“匯聚支教微光 賦能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外國語學院學辦副主任王子章帶領下赴商南開展活動,實踐隊以紅色地標為課堂,以歷史場館為教材,筑牢理想信念,見證產業發展,傳遞知識火種,積極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隊懷著崇敬之心來到商南縣烈士陵園,隊員們在“商南英烈千古流芳”紀念墻前駐足瞻仰,在無名烈士紀念碑前默哀致敬,在英烈紀念廳中重溫歷史,深切感受革命先輩英勇不屈的偉大精神。實踐隊內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鏗鏘誓言中飽含著傳承紅色精神的決心。實踐隊前往商南縣博物館,在當地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深入了解革命先輩創建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光輝事跡。
實踐隊來到湘河鎮地坪村,考察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在地坪村村支書曹振祥帶領下,實踐隊員來到當地香菇種植基地、文公埡茶廠、魚類養殖基地、五味子種植園等考察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在香菇種植基地,隊員們詳細了解了香菇的栽培技術、銷售渠道及收益情況;在文公埡茶廠,隊員們了解了茶葉從種植、采摘到制作、銷售的全過程路徑,并同茶廠負責人進行訪談。
曹振祥就當地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與實踐隊進行了深入交流。他講到,當地主要發展以茶葉生產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業,以羅非魚、鱸魚養殖為代表的水產業,以五味子為代表的中草藥種植業,以及以香菇為代表的蔬菜種植產業,并向隊員們講解了“魚菜共生”農業新模式。當地將鱸魚等多個品種養殖與水培蔬菜種植有機結合,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特色農業走出致富新路;依托秦嶺生態優勢,建成蔬菜、茶葉、中草藥等產業基地,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既守住了綠水青山,又探索出增收致富新路,有效推進了鄉村振興。
臨行前,實踐隊多次開會,就支教計劃、教學方案等進行討論,打磨細節。正式教學開始前,實踐隊舉行了開班儀式,曹振祥作了動員講話,實踐隊隊長何靜怡作為代表發言,王子章介紹了長安大學、外國語學院及本次實踐隊的基本情況。
非遺香囊課使學生感受到傳統民俗魅力,直觀認知香囊文化內涵;黏土課讓學生在創作中理解甲骨文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元音音標課以趣味互動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其掌握發音要領;趣味地理課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省級行政區劃,激發學生對各地地理的興趣;歷史趣味課以有趣內容帶領學生探索歷史知識;繪畫課提供石頭畫板,大家共同完成了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石頭畫;“掌中生火”實驗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好奇,播下知識火種,讓科學變得觸手可及。
在愛心支教過程中,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張永、院長馮正斌、黨委副書記勾小群一行慰問了實踐隊師生。領導老師們走進課堂,現場聆聽支教隊員為鄉村小學生講授的英語課程,切身感受實踐育人成效。課后,學院和鎮、村領導將精心準備的學習文具套裝贈送給同學們,勉勵他們勤奮學習、立志成才。
在實踐過程中,隊員們深入探尋歷史底蘊,從紅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力量;實地考察當地產業,助力當地鄉村振興;愛心支教傳遞知識,用行動踐行青春擔當。實踐隊員們將繼續扎根基層,學好專業知識,在調查研究中練就過硬本領,在實踐力行中勇擔時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匯聚支教微光 賦能鄉村振興”實踐隊)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21 / 09月
18 / 09月
24 / 10月
03 / 07月
06 / 11月
01 / 06月
03 / 12月
14 / 04月
22 / 06月
09 / 12月
21 / 12月
14 / 09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