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花》具有震撼人心的現實沖擊力
文/張娜
第一次讀陜西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小說《極花》,就被主人公“蝴蝶”的故事吸引。之所以對這部小說感興趣,就是因為類似“蝴蝶”的不幸遭遇在我那偏遠山區的農村老家也時有發生,抱著探索的態度,想深入了解一下被拐賣婦女到底經歷了咋樣的折磨與摧殘。
《極花》講述了農村女孩蝴蝶初中畢業后,跟隨靠撿破爛為生的父母,從鄉村到城市,從被拐賣到出逃,受盡折磨與侮辱;最后,在家人和警察的幫助下逃離這個使她憎惡的地方;由于對孩子的思念以及社會輿論等種種壓力,蝴蝶最終卻又回到了被拐賣地方的故事。從蝴蝶被拐賣到偏遠山區開始,用類似紀實的方式敘述她的不幸遭遇,展示了她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和經歷的內心煎熬。
蝴蝶是當代中國眾多從農村走出來的姑娘中的一個,她不甘心像父輩那樣生活,想擺脫農村的生活,想變成一個城里人。她和所有女孩一樣,喜歡漂亮的裙子、性感的高跟鞋,喜歡房東的大學生兒子,這也是她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她也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幫到父母,減輕家庭生活負擔,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然而,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善良的蝴蝶稀里糊涂地被黑心老板以找工作、賺大錢的由頭所騙。她被拐賣至條件艱苦、偏遠、生活無望的山區,被禁足在終日不見陽光的窯洞里。蝴蝶的抗爭、撕扯、疼痛、絕望也從這里開始。想方設法逃跑未果的她,經歷了非人的折磨與屈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當蝴蝶知道自己懷孕后便失去逃跑的原始動力;當她有了兒子“兔子”后,母子相依為命,黑亮一家人對她也算是百依百順……她最終留了下來。
記得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有位語文老師就是被拐賣回來的……她也最終留了下來。這是一個真實故事,她的名字我記不清了,但印象最深的就是覺得年輕的她非常漂亮:牛仔褲,運動鞋,紅馬甲。她眉目清秀,瓜子臉,個子高挑,端莊秀麗,氣質優雅,一看就是有學識的人,那時候她的小孩已經上小學了。在她被拐賣的幾個年頭里,她也是過著非人的日子,天天被“家人”嚴加看管,不讓出門,暗無天日。
后來,從她給我們上課到與師生們的交流中,不難發現,她是一個爭強好勝、不甘示弱的女子。在她被禁錮的時日里,也許像蝴蝶一樣,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顆星,至少它在天上是自由的;也許像蝴蝶一樣摔東西、罵雞、罵狗、罵驢,在她看來,這個禁錮她生命的地方是骯臟的,這些參與看守她的人是丑陋的。也許像蝴蝶一樣在炕墻上畫橫道排解煎熬,她能用“橫道”記載自己被拐賣了多少日子。
她不管用什么方法逃跑,最終都被發現了,就像孫悟空永遠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一樣。孤苦無依、可憐的她,長期在絕望、失落中度過,以至于神思恍惚、精神崩潰、近似瘋癲。在一次次逃離失敗后,身心俱疲、對未來迷茫的她,或許是因為有了孩子的牽絆,或許是對生活的絕望,又或許是向現實的妥協……幾年后,由于有了孩子,家人的態度大轉變,看管她也沒有以前那么嚴謹,她的身心才逐漸恢復,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溝通交流。
可能是為給心靈找個出口,也可能是因為家庭生活拮據,又或許她想做一些工作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最終在村小學當了老師。據說,她是大學本科畢業。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學識明顯要比我們之前的老師淵博很多,見多識廣,能歌善舞,才能出眾的她是村小學教師中的佼佼者。她將所學知識悉心教給孩子們,每年過六一兒童節,跳舞、唱歌、小品都是她幫我們排練,每個節目都能把節日的氛圍推向高潮,孩子們也特別喜歡她。在上課時以及平時的交流中,她有意無意地透漏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目標是什么,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然而天不遂人愿……她的夢想戛然而止。
命運對她和蝴蝶是一樣的不公平,想當初,她那顆蠢蠢萌動的少女心,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幢憬,渴望自己變得大方漂亮,遇到自己心愛的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可惜這個單純且缺乏社會經驗的女孩遇到人販子的迫害。也許只有教學,才能使她被禁錮的身心得到釋放,她的未來已經寄托在孩子們身上,唯希望孩子們能夠走出去,走出大山,走出這個信息封閉、經濟落后、自然條件艱苦的地方。
影片《盲山》和賈平凹之前出版的長篇小說《帶燈》一樣,都是講述了女孩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后被解救的故事?!稑O花》一書中所描述的不僅是蝴蝶一個是被拐來的,還有三朵媳婦、猴子媳婦等。也是,我小時候所聽到的也不僅是我們老師的故事,還有鄰近其他村里也有類似這樣的事件。說實話,在當代中國有很多個不幸的蝴蝶,就像我們敬愛的老師一樣,遭遇了命運的愚弄。
《極花》中被拐的不止蝴蝶一人,在當代中國偏遠的山區農村,由于貧窮、愚昧、落后,有為數不少的女性,遭遇著和蝴蝶一樣的命運?!稑O花》表面控訴的是婦女被拐賣的故事,但真正反應的卻是一個沉重的社會問題,呼吁社會關注貧困農村經濟落后、法律意識淡薄、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問題,具有震撼人心的現實沖擊力。
那么,她們為什么會被騙?可能是因為過于輕信別人、缺乏自身防范意識,又或者是證實了人性的弱點,愛占便宜,貪圖小恩小惠等原因所致。女性作為弱勢群體,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多些謹慎、保持警惕、不輕信于人。提高個人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踏實工作,不貪小利,學法懂法,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國家扶貧政策的落實,扶貧干部帶領人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在扶貧、扶志的同時,加強法律知識普及。通過宣傳推廣普及,貧困地區人們的法律意識也越來越強。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的提升,貧困山區的愚昧不懂法,買賣婦女的現象逐漸減少,未來,像蝴蝶這樣悲慘遭遇的事件會大大減少,甚至不再在出現。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