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地方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人心馳神往。銅川玉華宮,這座曾為唐初三代帝王避暑行宮的勝地,因唐高僧玄奘法師在此譯經、弘法、創宗、圓寂,而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近日,記者踏入這片充滿歷史韻味的土地,探尋玄奘法師留下的珍貴遺跡。
玉華宮景區位于陜西省中部銅川市西北部的玉華山中,屬陜甘交界子午嶺南端的喬山山系。這里自然景觀旖旎秀美,年平均氣溫8.4℃ ,有“夏有寒泉,地無大暑”之美稱。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淵出于軍事目的,在此敕建仁智宮,作為避暑行宮和軍事要塞。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仁智宮基礎上進行大規模擴建,由著名建筑大師閻立德負責設計和督造,建成后的玉華宮占地九頃,擁有五門十殿的宏大規模。公元651年,唐高宗李治改玉華宮為玉華寺,這里也迎來了一位影響深遠的人物——玄奘法師。
公元659年,玄奘法師奉詔攜門徒高足在玉華寺設立皇家譯場,開啟了他在玉華寺的譯經弘法之旅。在玉華寺的歲月里,玄奘法師全身心投入到佛經翻譯工作中,他在此翻譯經書682卷,占其一生譯經1335卷的一多半 。其中,顯慶五年(660年)正月初一開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計20萬頌,600卷,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經典,也是玄奘生平所譯最大的一部經卷。為使該經所譯更近原貌,玄奘法師校合了三種自天竺攜回的梵本,精益求精,足見其對佛法傳播的嚴謹態度和不懈追求。
如今,玉華宮內的絲路玄奘紀念館,是了解玄奘法師生平與功績的重要窗口。紀念館由三藏院、碑林院、文物陳列院組成,占地150畝。館內設置了40個大型場景,采用高科技控制,聲光電兼備,讓游客仿佛能穿越時空,領略玄奘法師從“鳳鳴陳河”“凈土寺剃度”,到“西出玉門”“遍訪名師”,再到“聲震五印”“唐王接見”等傳奇經歷,感受他在漫漫取經路上的堅定信念和無畏勇氣。
三藏院兩側長廊,陳列著長達100米的玄奘生平漢白玉浮雕,生動展現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館內還收藏有我國最早的佛足印石,歷史記載為玄奘法師請制;高7.5米的唐代陀羅尼經幢;玄奘大師翻譯流傳的大量佛經;刻著玄奘手跡銘文的石雕金剛座;唐太宗《建玉華宮手詔》以及玄奘《謝得入山表》原文等大量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這些文物靜靜訴說著那段輝煌的歷史,見證了玄奘法師為佛教文化傳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肅成院遺址同樣是玉華宮中與玄奘法師緊密相關的重要遺跡。肅成院原名“肅成殿”,是玉華宮“五門九殿”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玄奘于顯慶四年(659年)來玉華寺譯經的關鍵場所。該窟群主體鑿于唐初,窟內現留存有玄奘法師禮佛活動的佛教石刻——金剛座和佛跡記碑?!敖饎傋碧刂羔屽饶材岢傻日X時的座處,1956年,刻有“大唐龍朔二年三藏法師玄奘敬造釋迦佛像供養”20字楷書題記的金剛座,被移至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展示。而玄奘法師按照印度佛足印原樣敬造的釋迦足跡石刻——佛跡記碑,雖在1999年發現時僅存題記部分殘塊,但依然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歷史價值,它是玄奘法師對佛法虔誠的象征。
在玉華宮,每一處遺跡、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低語,講述著玄奘法師的故事。他在這里不僅完成了大量佛經的翻譯,還講學、弘法,創立了佛教唯識宗,使玉華宮成為當時世界佛學交流中心。他的精神和成就,跨越了千年時光,依然熠熠生輝,激勵著后人不斷探索、追求真理。
如今的玉華宮,已成為以林海為背景,以綠色為基調,以玄奘文化為核心文化、以四季不同風光和旅游活動項目為特色的綜合性旅游勝地。它不僅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領略自然風光,更吸引著無數對歷史文化、佛教文化感興趣的人,前來探尋玄奘法師的遺跡,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智慧與精神力量。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歷史與現實交織,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未停歇。(總監 文峰 編輯 幽蘭 橋梁)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3 / 04月
23 / 05月
19 / 11月
11 / 12月
27 / 05月
21 / 09月
16 / 04月
15 / 11月
04 / 04月
07 / 09月
視頻
原創
標簽
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