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第六十二個“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武裝部創新役前教育形式,組織四十余名預定新兵走進陜西省軍區西安第十一干休所,與干休所官兵一同開展“學雷鋒·踐初心”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奏響軍民魚水情深的和諧樂章。
薪火傳承雷鋒志,紅色基因鑄軍魂
雷鋒精神,是一座不朽的道德豐碑,蘊含著無私奉獻、服務人民的高尚品格;紅色基因,凝聚著革命先輩的熱血與忠誠,承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于即將投身軍旅的預定新兵而言,傳承雷鋒精神、賡續紅色基因,是扣好軍旅生涯第一粒扣子、勇擔強軍使命的核心所在。
活動中,預定新兵們聚焦行動不便的老戰士家庭,開展貼心上門服務。他們悉心提供生活照料與衛生保健,精心準備文藝節目,用心進行環境深度清潔與整治。同時,新兵們圍坐在老英雄身旁,靜靜聆聽奮斗歷程與革命故事,在交流互動中感悟精神力量,讓雷鋒精神在軍民共建、新老傳承中生生不息,激勵著新兵們在強軍征程中奮勇前行。
跨越時空憶烽火,致敬先輩悟初心
在干凈整潔的干休所營院里,100周歲的抗戰老兵武成師胸前勛章閃耀,宛如歷史的星辰。他緩緩開口,向“準新兵”們深情講述在太行山上打日本鬼子的烽火經歷:“當年,我們八路軍部隊誘敵深入,把小鬼子全部了打出去……”老英雄顫抖的聲音,訴說著戰爭的殘酷與先輩的英勇,讓年輕戰士們紅了眼眶,神情凝重。
預定新兵小王深受觸動,在筆記本上鄭重寫下:“接過英雄的槍,就要傳承英雄的魂!”隨后,激昂的《強軍戰歌》響起,預定新兵們身姿挺拔、整齊列隊,以略顯青澀卻無比堅定的敬禮,向老英雄們致敬,向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致敬,許下新時代軍人保家衛國的莊嚴承諾。
軍民攜手情誼深,魚水交融譜新篇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蓮湖區委常委、區人武部政委王洋與老戰士聊敘家常,詳細詢問生活情況,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請老戰士給即將入伍的準新兵們講自己的戰斗經歷和軍隊優良傳統。干休所所長韓軍科感慨萬分:“這些年輕的準新兵們,不僅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更用蓬勃的朝氣和真誠的關懷,溫暖了老同志們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區人武部與干休所已建立常態化共建機制,未來將持續開展“紅色記憶傳承”“軍營志愿服務日”等特色活動,推動軍民深度融合,讓雷鋒精神如春風化雨,融入日常生活,化作軍民之間的自覺行動,不斷續寫軍民魚水情深的新篇章。
踐行使命弘精神,雙擁共建啟新程
“學雷鋒,不僅僅是做好事,更要在服務人民中感悟軍人的使命擔當,厚植愛國情懷。”區人武部副部長賈小景在活動總結時語重心長地強調。通過“聽一場紅色報告、做一次貼心服務、演一臺軍營節目”的沉浸式教育,預定新兵們在奉獻中加深了對人民的熱愛,在紅色傳承中堅定了信仰根基。
活動尾聲,干休所官兵與預定新兵在“傳承紅色基因 爭當雷鋒傳人”的橫幅前莊嚴合影,一一向老戰士們深情話別,兩代軍人的敬禮定格成永恒,繪就新時代軍民融合的動人畫面。此次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是蓮湖區役前教育的創新實踐,也是雙擁工作的積極探索。隨著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推進,“軍民團結如一人”的優良傳統在古都西安煥發出新的時代活力,為強軍興軍匯聚起磅礴力量。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