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28日,“2023年小學教育發展大會”(西安)活動在西安國際港務區陜西師范大學陸港小學舉行。
本次大會由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西安國際港務區管理委員會主辦,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承辦,陜西省教育學會支持,聚焦“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個性發展的實踐探索”,共同探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教育與學習方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來自全國多地的教育專家學者、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中小學校長、教研員、骨干教師等近千人齊聚西安,共赴此次教育盛宴,通過主旨報告、校長沙龍、高端報告,以及32節公開課、18位全國專家評課、9個全國教學工作坊主題分享等一系列前沿學術活動,共品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10周年辦學豐碩成果,共研學生全面發展創新路徑,共話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大會主旨報告精彩開講。圍繞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原副總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振有帶來《教師的人文素養和高質量教育》主題報告;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浙江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緒培,闡述了新征程中教育人應該堅守的教育使命;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附屬小學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學術委員于偉,以《有過程的歸納教學: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為題進行了精彩分享;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總校長羅坤以《一個都不能少:小學學困生“雙系統,三層級”支持系統的探索與實踐》為主題作報告,和大家分享了“學習支持系統”從初創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以及在實踐中的守正與創新。
當天下午,大會迎來了“公開課與專家評課”環節。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勞動教育……10門學科、32節公開課,特別邀請來自全國的32位優秀骨干教師現場授課,18位全國領域內知名專家、學者對課堂進行專業點評與指導。
大會活動期間,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藝術成果展也精彩來襲。在學校的人文藝術空間,豐富多元的博物館課程、“用美術語言表達自我”的美育畫展、創意成長的“紅領巾”俱樂部活動、奇妙體驗的“兵馬俑考古”,還有小小書畫家現場揮毫作畫……讓孩子全面成長、特色發展的特色課程與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得到全國教育“大咖”與參會嘉賓的高度贊譽。
在大會舉辦期間,還進行了更多重磅活動。“高端報告”環節,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三屆陜西省委委員王樹國,現場暢談《新技術革命背景下教育的變革與發展》;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朱鴻就“如何讓小學生走出教育的包圍圈”進行探討。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來自全國的名校長們“沙龍對談”,分享智慧、思維碰撞、創想發展,突圍“破局”之道。與此同時,來自全國的九個知名教學工作坊,圍繞“班主任、勞動教育、美術、體育、心理、語文、學習支持中心”等七大板塊、學科展開主題研討。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18 / 05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8 / 06月
24 / 05月
17 / 05月
07 / 06月
16 / 04月
25 / 04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