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陜西科技大學材料學院“校友助力鄉風文明,青年筑夢鄉村振興”同心振鄉實踐團隊于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東張市村開展調研活動。
實踐團來到了東張市村農業觀光采摘園——草莓工廠,駐村干部向實踐團成員進行詳細講解。
實踐團了解到,“草莓工廠”采取“黨支部+村股經濟合作聯合社+公司”經營模式,按照“一人一股、人人平等”的方式,確保每戶村民持股、村民受益。
走進園區,實踐團便被現代化種植設施所吸引,高標準智能溫室大棚里有著現代控溫設備,噴水設施。實踐團成員親身體驗,進行草莓采摘,草莓葉修剪等工作感受現代種植技術。此外,“草莓工廠”引入“圣安德瑞斯”低糖草莓、“鳳冠”“白雪公主”等優質草莓,打造綠色無公害產品。
東張市村在立足農業的前提下,發展“生態、旅游、觀光一體化”,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子,帶動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
中午,實踐團隊在東張市村“高·幸食堂”用餐。食堂建筑別具農村特色,用餐環境干凈衛生,菜品豐富。
東張市村黨支部書記岳敏向實踐團介紹到:“高·幸食堂”是以解決轄區內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吃飯難”問題為重點,兼顧其他老年人助餐需求,按照統一設置標識、制度牌、就餐椅、送餐車及 “長者驛站”的“五個統一”的標準,構建了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打造獨具高陵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務品牌,努力把“舌尖上”的事做到老年人的“心尖上”。在“高·幸食堂”中,實踐團也感受到了中華傳統美德“孝”文化的傳承。
實踐團在與岳書記開展座談會期間了解到:幾年間,東張市村通過不懈努力,從全面脫貧到不斷富裕,其核心就是把村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成立村股經濟合作社,協同村委會,村黨支部班子成員真抓實干,人有事做,事有人做,為東張市村建設按下加速鍵!
岳書記提出“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切實讓群眾享受到服務。”近年村內開展宅基地改革,尊重村民意愿征用土地合理應用;開辦高·幸食堂,讓老人吃飽,讓子女安心。針對鄉村品牌,政府預成立農商公司,設立創造性崗位,讓人才走進來,讓產品走出去。
最后,岳書記談到了東張市村的發展規劃就是:“立足農業,三產(生產+生態環境+農業產業打造)融合”,大力發展農旅企業。
東張市村搶抓西安“北跨”重大機遇,完善休閑觀光設施配套,建立健全產銷體系,打造特色區域品牌。本次實踐活動,實踐團從村委會角度對東張市村有了初步了解,后續實踐團將從村民角度繼續進行深入調研。
7月14日,同心振鄉實踐團隊再次走進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東張市村。
上午,實踐團隊沿著新規劃的村莊主干道挨家挨戶進行走訪調研。實踐團成員從村民口中,聽到了對支部班子的肯定,對如今生活的滿足。村民表示,近幾年,東張市村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不僅建立了“高·幸食堂”“草莓工廠”等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更是在房屋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中選擇采用本村人員,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緩解村民生活壓力。除此之外,東張市村重視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積極開展如廣場舞大賽、籃球比賽等文化活動,動員村民參與到高陵區舉辦的各類活動中去,深入基層走訪調研中實踐團意外了解到東張市村金全鹵肉坊在“高陵場畔杯”廚藝技能大賽中榮獲“最具營養美味美食”稱號。
下午,實踐團同東張市村委會班子成員舉行陜西科技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雙方達成共識并簽署“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書。東張市村黨支部書記對實踐團前來調研學習表示大力支持,也期盼實踐團隊能夠為東張市村發展提供青年新思路。實踐團指導老師宋佳琪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優勢專業,實踐團情況等,也向東張市村提供此次實踐平臺表示真誠感謝。最后,東張市村委會班子成員與實踐團成員合影留念。
通過為期兩天在東張市村的尋訪調研,實踐團深入了解了東張市村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解決養老問題所做措施等在鄉村振興方面做出的努力與成就。縱觀東張市村近幾年,翻天覆地的巨變,不禁讓實踐成員發出贊嘆,鄉村振興在這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美好現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廣袤的鄉村熱土上,“同心振鄉”實踐團會繼續努力書寫出屬于自己的奮斗故事,詮釋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07 / 06月
25 / 05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