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王朝?
秦始皇帝陵內隱藏著哪些信息?
……
雖然是地道陜西人,但是總感覺和這片鄉土還不夠親近,無法把住它的靈魂與脈搏;雖然去過無數次秦始皇陵兵馬俑,但是總感覺走馬觀花,無法感受到它的秦人精髓。所以,我們急需進行一次“深度游”。
8月15日,帶著這些問題,西安高新一中“名校+”歷史組16位教師帶著41名學生赴秦陵博物院開展了暑期團建暨2024屆文物考察活動,此次活動將歷史課堂延伸到博物院中,引導未成年人在感知歷史中夯實文化自信,更好地發揮歷史學科立德樹人的學科優勢。
課堂教學日常學習固然重要,但是行走的這篇課程也不可輕視。當天上午,在游客服務中心的教育體驗教室,高新一中師生共同聆聽了“全國十佳國寶講述人”——鄭絮斐老師關于《秦始皇帝與秦始皇陵園》的講座。學生們認真聆聽,還和講解員積極互動,課堂上的歷史知識和博物館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這里碰撞交織互證與共同延展。
體驗活動——學寫秦小篆
下午,在另一位金牌講解員張志威老師的帶領之下,師生一起參觀了兵馬俑1、2、3號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銅車馬以及海昏侯展等相關展區。
“王國維先生提出了將“地下發現之新材料”與“紙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釋證,以達到考證古史的目的的“二重證據法”。而今天,我們就在張志威老師介紹下,一起通過秦陵印證了秦的歷史。古人講求事死如事生的理念,這使得秦始皇生活的咸陽宮對秦始皇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即秦始皇陵是陵墓若都邑的一種反映。因此,秦始皇帝陵并不是僅僅是一座墓,更是一座城。在這座“城”里,我們見到了冷兵器時代的所有兵種,見到了弓弩在前,長戈在后,復雜多兵種組合。我們從衣服的顏色,從陶俑所戴的冠,身上穿的鎧甲,以及它們的姿態甚至它們的手勢來判斷陶俑的級別。一點一點勾勒出一支宏偉的地下雄兵。在這座“城”里,我們看到秦陵不僅僅是兵馬俑,更有百戲俑,他為我們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類別。反映了當時秦宮的娛樂生活。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認識和了解秦代宮廷娛樂文化。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造型奇特的仰臥俑,保持著立定跳遠摔倒時的姿勢,以及手拿“毛巾”的“搓澡俑”。30多件出土的“百戲俑”展示著秦宮文化的豐富多彩,但他們的具體用途是什么?我們只有假設,沒有答案。所有的答案,都需要我們去找尋更多的史料去印證,去證明。”歷史老師李志恒感慨地說。
在參觀中,來自高新一中“名校+”的16位老師將一件件展品與日常歷史教學內容聯系起來,并在思維的碰撞中,體悟歷史的生動與魅力。活動結束后,老師紛紛表示今后將利用好博物院的相關資源,探索可行的歷史研學途徑和方法。正如高新一中歷史教研組組長支艷莉老師所說:“這次活動是我們帶學生第一次出去開辟‘第三課堂’!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了一次兵馬俑的‘深度游’,別開生面,收獲滿滿!老師們還結識了不少秦陵博物院的金牌講解員,以后可以邀請他們來學校給學生做考古文物等專業知識的普及,還可以走進課堂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熱愛民族熱愛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熱愛家鄉的熱情,這次活動還建立起我們學校和博物院更深層次的聯系,為以后舉辦此類活動奠定了基礎。”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高新一中“名校+”歷史組暑期團建暨2024屆文物考察活動落下帷幕,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團隊精神,還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新學期蓄力啟航,為高新一中教育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學生感想
豈曰無名?山河即名
2024屆 張育涵
曾經去到秦始皇帝陵都是小孩子看星星,等到知人論世時再游秦兵馬俑,在夏季的尾聲、悶熱的坑里體驗科研工作者工作的艱難和不易,定當別有一番感受。
當我凝視他們的雙眼,站在我面前的不是俑,而是我們的祖先。這是一支沉默的軍隊,太陽的余暉照在他們的身上,映射出來的是帝國的影子。老師說,每一個秦俑上都刻著工匠的名字,青銅色不是冷冰冰的顏色,兩千多年過去,工匠離開了,而我又站回了這留著他們雙腳溫度的地方。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讓人為止嘆服。
秦俑雖無名,但千人千面。他們以血肉之軀之安天下,護萬里河山。
豈曰無名?山河即名。
體會來自帝國的藝術
——秦陵博物院觀感
2024屆 周澤宇
是我第二次踏上這片土地。細想驚訝的是,五年級到今天,對始皇的了解竟沒什么變化。知道他是千古一帝,功德圓滿但褒貶不一。甚至,從來明白要辯證地對待他。但覺著不對,這好像太簡單。
我在銅車馬前找到了答案。煙霞繞抱云紋,飛龍翔鳳墊托在瑰奇的色彩下。關于色調我稱奇了許久,怎么調出這樣的顏色,能溢出種誘人的味道,一看再看,能把心神勾引進去。動態的青銅之冠,威儀寶馬昂首挺胸地走過兩千二百年,今天的我在金銀泡綴滿的纓轡上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感官。
被彩繪銅盾切切震撼。它太美了。流云線條上青銅色彩,和諧方融,上下起伏涌動。它就靜靜地立,卻不間斷地流轉動態美。
解說只說了一句話,但我頓然開朗。“秦始皇從小生活在宮廷里,這是他從小被熏陶,培養出的審美”我就明白了皇帝脫乎權力后我不曾接觸到的方面。這是帝國的藝術,集繪畫、雕塑、冶煉多方面技藝于大成的碩果。
我知道此行不虛。我真正從秦皇偉大的一面開出小口,體會到了帝國藝術的價值,他文武韜略的形象又豐富在藝術審美感官的一側。
展柜中器物的喃喃自語才訴進了我心中。
黃土·陶俑·吶喊
2024屆 薛童心
月亮躲進黑壓壓的云靄,
吶喊,在朔風中回蕩——
昏黃的燈光霍霍地跳,
仿佛大秦衰弱的脈搏。
這靜夜的祭壇,只留下一片
黃土樸實厚重的蒼茫,
和六千個馬背上的英魂。
戰爭的鐵蹄仍舊在雪中飛揚,
紛紛血雨在寒流中凍結;
西北踉蹌的腳步沉重地蜿蜒在
這蕭殺的黃土上,越過
秦嶺的狂風和莽原的野草,
餓盡肌膚只剩下一身傲骨。
隔著歲月的洪流,
老父的哀嘆,老母的叮嚀
已打上厚厚的塵封;
記憶的埂上,
妻子的淚珠,嬌兒的呼喚
已長出碧綠的青苔。
威嚴的陣容踏過一個又一個世紀,
在冥冥地下
去護送一個偉大的亡靈。
駝鈴聲搖醒東方的太陽,
遺失的記憶終于在西北結網。
殘缺的龍旗和斑駁的時光,
都碎成了殘缺的陶俑……
來源:西安高新一中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