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縱橫千里,人文蔚起,星漢燦爛。坐落于關中平原腹地的西安市新城區,跨越城墻內外,自古人杰地靈,素有重教興學的優良傳統,教育綜合實力多年來穩居陜西省前列。在這里,最好的建筑是學校,最美的風景在校園,最深厚的情懷是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本,強國之基。置身新城區各中小學、幼兒園,隨處可見綠植蔥蘢,耳中回響書聲瑯瑯。孩子們的笑臉、家長們的信任,是老師們最大的幸福。
近年來,新城區將立德樹人的使命深深牢記,激蕩起五育并舉、全力打造“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和“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縣(區)”主旋律,探索破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優質而不夠均衡的教育發展難題,堅持教育用地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保障、教師待遇優先落實、公共資源優先使用,有效破解制度藩籬、校際藩籬,不斷拓展“好學校”內涵和外延,讓“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陽光照亮每個學生,轄區群眾對教育更加滿意,因教育更加幸福。
把創建要求與師生需求相結合
學生發展放首位
“哇!好漂亮的足球場!”新學期開學,新城區大明宮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走進校門,驚喜地發現了一個嶄新的足球場——深綠淺綠相間的人工草皮,外圍是一圈彩虹跑道。孩子們在球場上盡情奔跑、踢球,在跑道上騎小車、滾輪胎,一張張興奮的小臉上“寫”滿快樂。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作為“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示范園”,大明宮幼兒園結合園所特色,在暑假期間對戶外操場等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打造出更加適合幼兒的專業化運動場地,讓家長和孩子們驚喜滿滿。
“幼兒園這幾年變化特別大,設施環境越來越好,細看之下會發覺,每個設計都在考慮兒童特性、幫助兒童發展,特別用心。”中二班幼兒家長劉李丹說。
在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大明宮幼兒園還發揮公辦省級示范園輻射帶動作用,對教育集團的華清分園、上和郡幼兒園、愛幼幼兒園、至美幼兒園、萬國金色幼兒園,在教師培訓、活動組織、課題研究中統一部署,促進區域學前教育實現“均衡之變”“優質之變”。
這是新城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把優質幼兒園辦到老百姓家門口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新城區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實實在在改善教育環境、提升教育品質、提高教育質量,推動建設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率96.9%,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達標率100%。
據了解,新城區先后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陜西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先進縣區、陜西省第一批中小學校掛牌督導創新區、陜西省“雙高雙普”區、陜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先進區、陜西省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示范區稱號。連續4年榮獲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縣級優秀組織單位稱號。2022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先行創建區。
圍繞“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和“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縣(區)”兩個創建工作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觀測點,新城區嚴督實導,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切實把問題找準、找全。實行臺賬式管理、清單式推進,截至目前,高水平實現了項項達標和校校達標。
打造“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認可、社會滿意”的優質學校,是新城教育努力的方向。新城區從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角度入手,充分尊重他們的期盼和訴求,把“兩個創建”工作要求與師生需求結合起來,把創建達標與群眾滿意結合起來,增強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獲得感和滿意度。2022年省政府對設區市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職責評價滿意度測評,新城區滿意度達86.7%,位于省、市前列。
公辦高品質學校如雨后春筍
家長不再“舍近求遠”
新校建設,“建”出無數家庭的美好希望;“雙減”政策,“減”出祖國花朵的幸福快樂。隨著新城區“兩個創建”工作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再“舍近求遠”地為孩子擇校。在家門口的公辦好學校學知識,在校園里的課后服務課堂強素質,成為新城幸福教育的新“剪影”。
據悉,新城區“兩個創建”工作累計投入資金10.5億元,爭取市級優質均衡專項資金6000萬元,市級獎補資金5000萬元,全部用于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項目建設。新建、改建學校幼兒園22所,增加學位4000余個;完成27所學校“新優質成長計劃”提升項目101個;新建多個功能部室、運動場館,更新課桌椅和信息化教育教學設備,區域學校辦學條件顯著提升。
2021年9月,新城區后宰門小學幸福校區建成投用,很快就得到了周邊群眾認可。“幸福校區是我們的學區學校,孩子‘幼升小’時,它剛剛建好,還不知道教學質量怎么樣,所以我曾經考慮過擇校。后來,了解到它和后宰門小學共享優質師資和課程體系,我果斷選擇了它。事實證明,我選對了!”幸福校區三年級學生小舒的媽媽翁女士說。
“叮鈴鈴——”在新城區太華路小學,下午兩節課后,國際象棋、唱歌、創意繪畫等社團活動熱火朝天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讓孩子們得到了全面發展,也讓家長們更加滿意、放心。該校曾經環境和基礎設施較差,隨著改擴建后的新校投入使用,一躍成為西安市二環內面積最大、設施優良的公辦小學。更令家長們高興的是,在“名校+”工程中,學校成為新知小學教育集團的一分子,實行“一長多校”,整建制移植了新知小學的文化、管理理念與教學管理模式,與新知小學共享優質師資、校本課程和特色教學,共同開展教研活動。學校迅速成長,贏得了群眾的良好口碑。
像這樣的公辦高品質新建、改擴建學校,在新城區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不僅承載著家庭的希望,更托舉著祖國的未來。
新城區不斷深化教育公平,全區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達46.94%,全面完成“營改非”“學轉非”“分類管理”、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機構清零和資金監管賬戶開通五個100%全覆蓋,教育生態全面凈化。
加強義務教育學校公參民治理,全區4所義務教育學校轉公,新增優質公辦學位1780個,民辦在校生占比降至6.51%。扎實推進“雙減”,使學生學業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精力負擔有效減輕,課后服務學生參與率達90%,家長滿意率達95.6%,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教育大發展背后的“秘密”
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從過去招生時學位遠遠招不滿,到如今學區內生源搶著回流,西安市西光中學匯文校區只用了短短3年時間;從只有45名在園幼兒,到一步步晉升為省級示范園、在園幼兒增至256名、得到家長的高度認可,新城區電力幼兒園同樣只用了3年時間……
為何短短幾年,新城教育就會獲得這樣的大發展?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新城區秦川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長劉輝或許說出了廣大新城教育人的心聲。
“我們區在全市率先邁出了‘名校+’集團化辦學的第一步。電力幼兒園就是我們教育集團的一員,與總校秦川幼兒園‘一長多校’統一管理,最大的變化就是改變了電力幼兒園老師安于現狀的狀態,走上了專業化發展、追求高質量辦學的道路,使多年來無人問津的薄弱園變成了‘香餑餑’,緩解了‘擇園熱’,實現了優質園帶動下的集群提升。”劉輝說。
據了解,新城區加強優質集群動態孵化力度,打造89中尚德校區、西光中學匯文校區、后宰門小學勵志分校等一批新優質學校。在黃河小學、秦川幼兒園等集團總校(園)的引領帶動下,孵化出長纓路小學、東方幼兒園和黃河幼兒園3個新優質教育集團,全區教育集團增至28個,全區學校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實現全覆蓋。
近3年,新城區政府預算內教育撥款26.36億元,占區財政經常性收入29%,全區學校幼兒園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科學統籌幸福林帶378.75畝新增教育用地,規劃建設14所中小學、幼兒園。
“好硬件”要搭配“強軟件”。教師隊伍建設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核心。在新城區,老師們靜心從教,在教育事業上獲得價值認同,這種“內生動力”的形成,與新城區尊師重教的傳統和氛圍息息相關,與新城區“兩個創建”開展以來對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視程度密不可分。
近3年,新城區培養市級以上骨干教師527人,現有正高級教師12人、高級教師615人。深入推進“名師+”“名校長+”工程,建成市區校三級“名師+”研修共同體286個;組建市、區級“名校長+”領航研修共同體35個,破格提拔10名專家型教師為學校副校長。
同時,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教師區管校聘、校長負責制,評定特級校長、高級校長等41名,310名教師通過“區管校聘”走上新學校工作崗位,減少長期外聘教師300余名,實現義務段聘用教師清零目標,近三年跨區域交流校長教師1453名,用人才制度創新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藍圖鼓舞人心,謀新篇踔厲前行。未來,新城區將進一步科學規劃、精準布局,錨定幸福路、西京醫院、解放路、大明宮四大板塊升級提速,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動基礎教育從全域均衡到全階優質,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新城智慧和力量,讓人民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王燕)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19 / 05月
24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